课 题 | 笔算乘法(不进位) | ||||||
科 目 | 数学 | 年 级 | 三年级 | 课 时 | 1 | ||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 |||||||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部分基础知识较弱,他们思考问题的思维不够活跃,故本课主要以基础性练习为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 |||||||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 |||||||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 |||||||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 |||||||
教学资源
| |||||||
教学流程设计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复习导入。
| 14×2 231×3 12×40 31×20 |
积极主动思考,并回答。 |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新知做导入。 | ||||
二、探究新知。
| 例题1: 王老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样列式? |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 ||||
提问:谁能把1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 汇报:一种方法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就是王老师要付的钱。 | ||||||
讲解14乘12竖式。刚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1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 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1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28,在28的旁边注明14×2的积。 两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
加强理解和巩固新学知识。 | |||||
五、巩固练习。
|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1 3 ×1 4 ×1 2 2、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
学生独立完成,并认真听讲。 |
巩固提升训练。 | ||||
作业设计
|
完成课堂同步练习本课时内容。
| 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
板书设计
|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口算:① 14×4=56 14×10=140 56×3=168 14×2=28 140+28=168 笔算: 1 4 × 1 2 ![]() 2套书的本数← 2 8……14×2的积 ![]() 10套书的本数←1 4 0……1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1 6 8
|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学的知识。 | |||||
课后反思
|
| ||||||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