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教育云平台

兴义市雄武乡中心小学

>学校首页>教学常规>备课>内容详情

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2-04-26 15:20 发布单位: 兴义市雄武乡中心小学 浏览量: 1664 【公开】
兴义市雄武乡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学段:高学段

:语文

 

 

     

 

课题: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image    六年级

   袁潇 

   兴义市雄武乡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5186450619

 

 

 

2022328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语文

  

六年级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篇习作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真情自然流露在文章中的作用,前面学过的一篇习作例文《别了,国语课》就是真情流露的典范。对于真情,我们要用真心去体会,用语言去描摹,用技巧去渲染,用构思去完善。

学情分析

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是生活中的细节,认为家庭活动太平常,以至不能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情,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枯燥乏味。因此要“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真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真情”作为此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3.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

4.激发学生吐露内心情感的欲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

2.激发学生吐露内心情感的欲望。

教学资源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猜猜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教师小结:无论是开怀大笑,还是火冒三丈,这些都是我们的真情流露……这节课,我们就试着把记忆中最深刻的一种情感体验写下来。

 

学生畅谈:猜一猜发生了什么,让他们露出这样的表情。

 

以看图猜心情的形式导入新课,无形中给本节课的教学增加了色彩,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

 

 

1.根据词语谈体验。

1)男女生分别读上、下两组词语。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上面一组是幸福、快乐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一组是难过、悲伤等消极的情感体验)

3)一个词语包含着一段情感,“畅快、欣喜若狂”等词语给人什么感觉?“惧怕、难过”等词语呢?

2.教师归纳小结。

3.出示雨果的话:有一种比海洋更宏大的景象,那就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宏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4.理解“真”的涵义。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验。

1)一个词语,一段故事。你有过“感动”“愤怒”或是别的情感体验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选择印象最深刻的感受说一说。

2)选择其中一种心情,说给同桌听。

3)指名与大家分享。

同桌交流

 

 

 

 

 

 

 

 

 

 

 

 

 

 

 

 

 

 

 

指名学生回答

在说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再由说到写,进行了很好的过渡,水到渠成,为后面的习作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整理写作素材的过程。

三、

 

 

1.自己的情感体验说清楚了,那怎样才能写好呢?

2.整理归纳写作方法。

1)回顾学过的写作方法,同桌交流。同学们回忆本单元课文,说说作者在描写事情时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2)教师归纳。

3.白板显示:

1)用具体事例突出变化

2)借内心独白抒发情感。

(3)选典型事例凸显心情。

学生交流


四、

 

 

1. 你想写哪种感受?叙述一件什么事情?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2. 教师出示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列出并联系习作。

3. 学生互改——交流,教师评论。

 

 

 

 

学生尝试写作

通过“互改——交流”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进步。在此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习作的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

五、

教师总结



作业设计

根据课堂片段,完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用具体事例突出变化

借内心独白抒发情感。

选典型事例凸显心情。


 

课后反思

 

 

 

 

 

 

 

 


 

12 为人民服务

 

image 

1.会写“彻、迁”等10个字。正确读写“彻底、泰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4.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文章语言的精妙,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image 

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文章语言的精妙,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image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大家有没有在哪里看到过或者听到过?这几个字我们可以在一些墙壁上、网站上还有爸爸妈妈的照片上看到,有谁知道这几个是谁提出来的呢?

二、学习生字词

1.学生通读课文,画出生字,多种形式把握字音和词意。

2.指名学生读课文,随机正音,检查对字词的理解。

生字:                  

3.重点交流的字:“泰”下面是“氺”,不要写成“水”;“鼎”的第六笔是竖折折。

三、初读感知

1.思考,本文是以什么命题?(中心命题)

作者、演讲时间、场合,简介张思德同志生平事迹(课件展示)

2.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每段向我们讲了什么问题。

四、学习把握

1.学习第一自然段。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第二句)

画出重点词语并理解(完全、彻底)

2.学习第二自然段。找出中心句(第一句)

围绕中心句论述的方式(先引用名言,再具体阐述,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

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结合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来谈一谈理解(江姐、董存瑞、雷锋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是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这是他们的人生观。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为人民服务”思想。

二、学习体悟

     1.学习第3段。找出中心句(最后一句)

1)这段话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举例和复句论述)

2)课件展示文段,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是怎样连起来的?(找到关联词“因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设)”“只要……就(条件)”;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紧密。先讲不怕批评再讲不论批评对象和方式,衡量是非的标准只有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3)理解我们党日益壮大、成为执政党的原因。

2.学习第4自然段。把握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1)“共同的革命目标”(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怎么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学习第5自然段。开追悼会的目的、意义。(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三、总结拓展

1.文章中心,是怎么一层层表达的?(课件展示)

2.联系实际谈体会。

3.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

【课文小结】

本文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怕批评吗,团结互助。

image 

image             提出论点 →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逐层论述 → 不怕牺牲、不怕批评、不怕困难

             发出号召 → 开追悼会、团结人民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黔西南州教育局 技术支持: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贵公网安备 52230102000088号    客户服务热线:4001801818转1
Copyright©2016 yun.jzjy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6008618号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