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表(定稿)
(2021—2022年度第二学期)
教研组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 | 教 师 | 代灵 | 时 间 | 2022年3月28日 | |||
课时数 | 第一课时 | 课 题 | 10 家人的爱 | 课 型 | 新授课 | |||
教学内容 分析 | 《家人的爱》是“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包括“家人的爱在哪里”、“相亲相爱一家人”、“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三个教学版块。 课标指出,儿童应该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人之爱是儿童获得爱的最直接途径,通过这样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家庭意识的形成。本课教学设计就力求将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家庭意识缺失的部分通过课堂教学达到补充提升。 | |||||||
学情分析 | 1、学生认知水平 由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家庭对孩子的关爱过多,导致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享受家人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而对于单亲、留守、再组家庭,一些孩子容易因为亲情的不完整怀疑家人对自己的爱,因此让学生了解家庭类型的不同,就会感受来自父母家人的爱,并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是孩子们生活急需的。 2、学生年段特征 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少能注意到家人为家庭付出的辛劳,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家人为家庭的付出,是对家人爱的表现,让学生理解这些,是这堂课的基础。 | |||||||
教学目标 | 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3.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并激发爱自己家人的情感。 | |||||||
教学重点 | 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 |||||||
教学难点 | 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 |||||||
教法学法 | 谈话法、讨论法、提问法 | 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视频导入 1、播放视频《爱是什么》 2、提问:爱到底是什么呢?家人对我们的爱藏在哪里呢? 二、家人的爱藏在哪里 1、阅读感悟:妈妈喜欢吃鱼头。 (1)鱼头好吃吗? (2)为什么妈妈和外婆都喜欢吃鱼头呢? (3)从故事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你家人对你的爱藏在哪里呢? 2、小提示:家人对我们的爱,藏在了一个小小的名字里。 3、幸福的寄托:一个名字的诞生,寄托着家人的期望和爱。你知道你的名字有着怎样的故事吗?写一写你和家人名字的故事吧! (1)妈妈希望我开心,所以给我起名叫笑笑。 (2)我爸爸姓张,我妈妈姓杨,我叫张杨。 (3)我叫王振华,是爷爷取的名,他希望我长大后能振兴中华。 4、最美的名字·最美的期待: (1)班级同学的名字中有没有哪些是你感兴趣的?猜猜这些名字的来历,寄托着家人怎样的期待。 (2)投票选出大家最想了解的五个名字,请这些同学说一说他们名字的来历,看看你有没有猜对。 5、总结:一个小小的名字,寄托了亲人大大的期望和浓浓的爱。 6、家庭镜头:家人的爱不仅藏在我们的名字里,还藏在许多的小事当中,你能找到家人的爱吗? (1)我的辫子是姑姑梳的,她每天都会给我梳不一样的辫子。 (2)我爸爸经常半夜给我盖被子。 (3)姑姑每年都会用心地为我准备生日礼物。 7、爱的回忆:家人不仅爱我们,也爱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请你想一想,说一说,你从哪些细节上,感受到了这些爱? (1)妈妈忙着做家务,是对家人的爱。 (2)爸爸辛勤工作,是对家人的爱。 (3)爷爷奶奶做出香喷喷的饭菜,是对家人的爱。 8、总结:我们家每个人都爱着彼此,那些对家人的爱,就藏着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当中。只要我们细心去留意,就能够发现。 三、肩头上的爱 1、观看绘本故事《肩头上的爱》 2、思考:奶奶为什么不帮忙背书包呢? 3、小观察:你的家人对你也有这样的爱吗?请你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1)无论我有多困,妈妈都要求我先刷完牙再睡觉。 (2)爸爸每天早上都会把我拉起来去晨练。 四、课堂小结 家人的爱在他们做的每一件小事当中,不管我们能不能够察觉,他们都爱着我们。 | 观看视频,思考。
阅读、思考、感悟。
说说自己的名字故事。
分享家人对自己的爱。
分享家人对彼此的爱。
发现隐藏的爱。 |
通过阅读发现家人对我们的爱是从藏在各种小细节当中的。
通过自己姓名的故事,从细节中感受家人的爱。
通过家庭镜头,让学生分享和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
通过爱的回忆,感受家人对彼此的爱。
通过绘本故事的阅读和思考,懂得有些爱是藏在一些严厉的要求当中的。
总结提升 | ||||||
板书设计 10 家人的爱 家人的爱藏在哪里 肩头上的爱
|
| 总结提升 | ||||||
作业设计 | ||||||||
作业内容 | 设计意图 | |||||||
1、思考:既然我们的家人那么爱我们,那我们又该如何让家人感受到我们的爱呢? 2、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 让学生思考如何让家人感受到我们的爱是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铺垫,学唱歌曲是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 | |||||||
2022春季学期雄武乡小学教师
“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记录表
课题 | 10《家人的爱》 | 学段 | 小学 | |
组别 | 一年级组 | 年级/学科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 | |
成员 | 代灵、黄立瑞、梁亚、赵荣美 | |||
时间 | 2022年3月29日 | |||
集体备课参考资料 |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本、教参书 | |||
集体备课记录 | ||||
记录人 | 代灵 | |||
代灵: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已将本次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及课件发群里,希望各位老师积极发表见解,提出不足之处,谢谢! 梁亚:教学设计方面:教学目标2会不会有点和目标1重复,是不是可以和第1条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慈爱和严肃的爱。课件方面:板书设计那页我觉得不应该出现在课件里。 黄立瑞:代老师这堂课我觉得思路清晰,贴合学生实际,我同意。但是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未完善哦! 赵荣美:《家人的爱》课件精美,符合学生的年龄以及认知水平。作业设计学唱《感恩的心》,让学生学习经典的同时,更深层次地理解感受家人的爱。 代灵:谢谢各位老师的建议,我会根据各位老师的建议修改完善本次教学设计和课件,努力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
集体备课反思 | ||||
通过今天的交流讨论,我们小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促进了我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了以下方面将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等理论的学习,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备课中更加关注教材的研读、学情的分析及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尤其要将教学各个环节设计的意图说得更加深入。 3、今后还需在课例研究上下功夫,更有效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备课组成员的教育教学水平。
| ||||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