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兴义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为指导,通过对课堂实施质量的评价,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规范我校课程实施行为,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二、评价目标
1.以《2022新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为依据,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2.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让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
4.注重评价的可信度。关注教师的起点,体现出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尊重客观事实,切忌主观武断: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及时回馈评价信息,允许教师有不同意见。
三、评价内容
评价的内容分为: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具体要求是:
1.根据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体现《2022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习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2.有效地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调控与优化,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4.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学到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四、评价方式
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综合素质,关注教师个体的差异,通过教师的自评及同事、教学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促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和完善。
1.自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是否科学、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等。
2.互评。听课的同事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及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3.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从教学能否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哪些收获,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
五、评价结果及运用
1.评价的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A等:优秀;B等:良好;C等:一般:D等:不合格。
2.课程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评价中应鼓励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改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评价的结果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让教师看到自己发展变化和成长进步的轨迹。
3.评价结果作为教师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由学校教师评价工作小组核定后,进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职称评定、晋级和年度评先、评优的参考。
六、组织保障
为确保评价工作落到实处,发评价机制激励,特成立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领导。
组 长:付家伟(学校校长)
副组长:田仁福(学校副校长)、田丰(学校副校长)、刘文涛(学校副校长)
组 员:刘进琼(教务主任)、王明珍(教科主任)、杨广(教务副主任)、 各学科的教研组长、学校家委会成员。
课程评价实施表:
项目 | 评价内容 | 权重 | 得分 | 总分 |
目 标 素 养 15% | 1.知识与技能: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 | 5% | ||
2.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与“学”过程,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教学方式。 | 5% |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健康的情感,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5% | |||
教 学 行 为 35% | 4.教学行为:创设师生平等交流,生生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面向全体,关注个休差异,展示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过程调控和学习效果。 | 10 | ||
5.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用探究,科学、有序地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10% | |||
6.教学手段:根据实际需要,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其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适当拓展并利用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益。 | 5% | |||
7.教学基本功:教学语言准确、规范,教态亲切自然,灵活运用教材,应变能力强,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美观。 | 10% | |||
学 习 方 式 30% | 8.自主性: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自主 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 10% | ||
9.合作性: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有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组织形式,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合作,在合作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 10% | |||
10.探究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或与同伴合作,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去发现、探究学习问题,并在发现、探究中培养质疑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0% | |||
教 学 效 果 20% | 11.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 6% | ||
12.学习活动:学生参与面广,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互动效果好 | 6% | |||
13.综合发展:基础知识得到夯实,基本技能得到提高,思想情操得到陶冶,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 8% | |||
综合得分 | ||||
评分等级 | ||||
评分人 | ||||
日期: 年 月 日 | ||||
附:分数与等级比照 | ||||
优秀:85——100分; 良好:75——84分; | ||||
合格:60——74分; 不合格:60以下 |
兴义市马岭街道办事处马岭中学
2023年2月15日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